重點技術

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

因應食安事件的頻繁發生,政府致力於食品中食品添加物及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的分析方法建立,以落實食品添加物之管理,完備食品安全之把關。本中心基於本所對政府重要政策協助推展之使命,致力於協助政府,對食品中尚無分析方法的食品添加物,建立並確效其分析方法,以完備對食安把關至為重要的食品添加物監控分析工具;並持續為操作繁複、耗時費工,且目前尚無其他單位願意提供分析服務之食品添加物規格分析方法的建立而努力。除協助政府推展重要政策外,並本著食品研究所服務業界的精神,期能提供業者完整的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服務,達成食品研究所提供食品產業全方位服務的使命。

攙偽技術開發

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件未曾間斷,「食品安全」更是目前國際間高度關切與重視的議題之一。食品安全事件可概分為食品汙染(Food contamination)、詐欺(Food fraud )及非法生產與製造(Illegal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尤其以食品詐欺事件最為普遍與廣泛。而食品詐欺行為中,又以食品攙偽(Food adulteration)為其主要手段。目前本所食品攙偽檢測技術具備相當不錯的能量,包括果汁純度及攙偽鑑別、蜂蜜攙偽鑑別、純米酒鑑別、葡萄酒鑑別、鮮乳攙偽鑑別、羊乳攙偽鑑別、釀造醋攙偽鑑別、釀造醬油攙偽鑑別、燕窩攙偽鑑別、油脂攙偽鑑別、稻米品種與產地攙偽鑑別、葷素食攙偽鑑別、動植物成分鑑別、過敏原鑑定、農產品產地鑑別等。回顧以往本所有關食品攙偽檢測技術之發展,乃從基本的食品成分與產品品質規格分析的基礎開始,例如CNS有各類油脂的品質規格(如碘價、酸價、皂化價、過氧化價、不皂化物等)再搭配脂肪酸組成就可以鑑定不同種類的油品;又如CNS 2377 水果及蔬菜汁飲料(已包裝)中有各類天然水果與蔬菜汁的品質規格(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甲醛態氮與灰分),進而可展開為糖質組成、有機酸組成、游離胺基酸組成與礦物質組成的指紋圖譜,進一步應用各種統計分析建立果汁攙偽檢測的模組。所使用的檢測原理與設備,也從傳統的滴定法、重量法演進到使用分析儀器如光譜分析、氣相層析儀(GC)、高效能液相層析儀(HPLC)、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儀/質譜(ICP-OES/MS)等,近幾年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的迅速發展,更是食品攙偽檢測技術的一項利器;而對於國際學術上常用的同位素分析(isotope)與揮發性成分分析,本所也於近年陸續採購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儀(EA-IRMS)、氣相質譜儀(GC-MS)、氣相離子遷移光譜儀(GC-IMS),投入相當研發人力,以期未來對於食品攙偽檢測技術有更進一步的應用。

動植物成分及過敏原檢測技術開發

微生物檢驗單元之核心技術為Real-Time PCR,除檢驗食品病原菌外,尚可檢驗食品中動植物成分及過敏原,從快速檢驗實際操作的角度而言,未來可結合生物晶片之優勢,因有多樣化之標的位置,能一次篩檢多種動植物成分或過敏原,或多種相關動植物基因,增加檢測專一性,及可同時多目標定量檢驗,改進市面上許多快速檢驗方法無法定量之缺失,使檢驗動植物成分及過敏原能更快速、方便、準確,並減少人為操作可能發生之錯誤。尤其在發生食安事件時,大量檢測更有助益。

機能性成分分析技術開發

隨著保健食品市場的蓬勃成長,機能性成分的分析技術成為功效性成分驗證的重要工具,本中心從多醣、三萜類、腺苷等菇蕈類重要功效成分的方法開發,總多酚、橘皮苷、葉黃素、薑黃素、花青素及原花青素等主要抗氧化成分的方法建立,至難消化性糊精膳食纖維、膠原蛋白、葵烯酸等其他市場上推陳出新的多樣功效性成分分析,均隨市場脈動,發展或建立業界所需之分析方法,以因應業者需求;並技術移轉於海外廠商,拓展國際業務。本中心在保健食品時時輪替更新的市場中,掌握關鍵技術,並配合業者需求,量身訂做其所需功效性成分之分析技術,以因應保健康食品快速輪動的市場,期能掌握趨勢,為本所對業者提供客製化之量身訂做服務。